
|
作為吳屯鄉后源村招商引資項目的之一的“問稻社”,自去年投入運營以來,深挖特色資源優勢,以打造高端民宿自駕游棲息地為目標,通過村企合力,科學謀劃、流轉土地,建設農耕示范基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問稻社”是由吳屯鄉后源村一處廢棄的鄉村小學改造而成。其設計風格別具一格,以環形屋頂串聯三棟老校舍,讓建筑與周邊梯田、竹林自然銜接,不僅保留了原建筑的歷史記憶,更通過現代化設計手法,賦予其全新的生命力。 據社長張挺介紹,創建“問稻社”的想法源于自身的農耕情節,意在創新農業發展模式,以吳屯鄉得天獨厚的高山小氣候及“北米”優勢為依托,打造高端米品牌。同時,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回歸田園,享受生態的禪意空間,沉浸式體驗中國農耕文化的魅力,實現農文旅的融合,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問稻社社長張挺說:“在武夷山有'南茶北米'的說法,這里高山小氣候,海拔600米和弱堿性的水種的米本身就比較好吃,這里試種也非常的成功。我自己打田、種,基本不施肥、不除草,是一種自然的成長方式,就是它應有的味道,讓來我這里的朋友包括客戶理解到真正的中國農耕文化,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 在吳屯鄉鄉黨委政府和后源村村“兩委”的協助下,該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流轉了200余畝的土地培育、種植優質稻。同時,鄉、村“兩級”還在農耕人力調配、技術指導、生產加工、防災減災等方面給予幫助。 吳屯鄉后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培旺說:“針對生產加工問題,我們聯系了北路米業,幫助他把稻米生產出來。針對農社入口處碎片化的耕地,也積極對接,進行土地權益整理,希望能把它調出便于問稻社更好利用?!?/span>
吳屯鄉后源村招商引進問稻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盤活了當地閑置資源,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吳屯鄉將充分發揮引商、招商企業的自身“造血功能”,加強輻射帶動作用,開發更多與農耕文化相關的旅游產品和文創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和創業者來到這里,共同描繪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吳屯鄉后源村黨支部副書記祝永興表示:“我們后源村是鄉村振興試點村,通過以商引商、再招商,來共同打造后源農村的旅游,以及我們的北米和稻花魚產業。所以我們的理念是引進一些中高端的民宿,讓游客吃、住、行都能過落下來,從而帶動后源農產業的發展?!?/span>(記者/陳文杰 張萍 通訊員/詹鴻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