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其主體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丹霞地貌的巖峰組合而成,讀懂了武夷山的巖石,你就真正讀懂了武夷山的奇妙獨特和博大精深。那獨樹一幟的自然景觀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無一不在武夷讀石中贏得了巨大的提升。 武夷山的每一座巖峰都是一個生命的主體再現。在這里細細地品讀每一座巖石,你會為大自然的神奇魔力而驚嘆不已,你會深深地體驗到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內質!武夷山生命的起源與形成、景觀的造就與凸顯,都在這斑駁的每一塊巖峰中一一地刻寫著。七千萬年前,這里曾是一片低洼的盆地,周圍巖石風化、侵蝕而形成大量碎屑物質,被水流帶到湖盆里一層一層地沉積,由于地殼的運動,原先的堆積物逐漸形成厚厚的紅色巖層,加上洪水的長期沖刷,上升的巖層終于被分割成許許多多形象各異的巖塊,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怪石崢嶸奇峰林立的景象。武夷讀石,其實就是讀武夷生命的形態,讀武夷地殼運動的演變歷程。有了這種導讀的指向,那千姿百態的峰峰巖巖在你的視野里就不再是靜止的物象,而是有著一種生命的意蘊和靈性。武夷山景觀的漫長演變,實際上就是一種生命的幻化過程。當你面對亭亭玉立的玉女峰,面對巍峨壯闊的大王峰,以及許許多多的巖峰景點時,你完全可以拋開以往游山玩水的思維定式,把每一個巖峰奇石都當作一個個獨具個性的生命形態來讀,并以審視蒼穹觀照自然的大視角大境界的氣度,與她們進行一種心靈的“對話”,這樣,你就能讀出武夷山的大氣與神韻,讀出武夷山滄桑的久遠與生命的底蘊。那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奇峰巖石,或皺紋斑斑、老成持重;或千瘡百孔、歷盡磨難;或風骨剛健、冷峻威嚴;或鮮活靈動、神采奕奕;或文靜高雅、超凡脫俗;或威武壯闊、氣勢磅礴……每一塊巖石都是一個生命的歷程、一個厚重的典故、一個凝固的畫卷。品讀著這一座座的巖峰巨石,并把這一個個章節貫串起來,你就會獲取一種全新的體驗,會為尋找到親近武夷山的這種視角而興奮和激動!那玉女峰的飄逸、大王峰的雄壯、接筍峰的險峻、曬布巖的壯闊、水龜石的靈性……這一切都可在這品讀中悄然淌出,多少生命的意象和時光的流程,多少深邃的境界和神奇的演繹,都在這一座座巖峰奇石中深情地舒展著,品讀著這一個個凝固的詩章,你能不為武夷山這部大自然厚重的立體書卷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內涵所折服和驚嘆嗎?! 如果說品讀巖峰奇石是武夷讀石的第一個層次,體驗的是自然景觀的大氣與壯美、滄桑與久遠,那么,品讀摩崖石刻則是武夷讀石的第二層次,感受的是人文景觀的博大與精深、氣度與神韻,這是武夷讀石的最高境界,也是第一層次的拓展與升華。 武夷山不僅是奇峰異石組成的一個壯闊的世界,而且是由眾多的摩崖石刻匯成的一座浩瀚的人文寶庫。從目前已發掘出的四百多處摩崖石刻來看,無不閃爍著古代先賢的智慧之光,昭示著武夷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豐厚??梢哉f這些注進奇峰異石的摩崖石刻,堪稱是武夷山自然景觀的魂魄和主題,令山水景致亮色無窮。那一幅幅的題刻內涵豐富意境雋永。字數最多的當數接筍峰下的“武夷山游記”石刻,約1800字,字數最少的則是桃源洞中的“壽”字石刻,僅有一字。體現的主題大都是游記贊景、抒懷詠志、感悟人生,涵蓋了人生與歷史與大自然的全部意蘊。讀著這一幅幅的摩崖石刻,不就是讀著一部武夷山永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多少知識的滋養和性情的陶冶不就是在這品讀中得到了增強和重塑! 那草、隸、篆、楷、金文等多種書體的武夷山摩崖石刻,幾乎薈萃了書法藝術的全部源流和風格?;蛐性屏魉疄t灑自如,或蒼勁有力渾然天成,或厚重凝練筆觸老到,或清秀雋永芙蓉出水……武夷山的奇峰巖石就是吮吸著這書法藝術流淌的文化血脈,才顯得靈動而有韻致。置身在這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融的意境里,品味著這琳瑯滿目的摩崖石刻,讓思緒與情懷在這文化藝術的長河里盡情地流淌,這能說不是人生的一大歡愉和享受嗎! 當你站在二曲溪南品讀武夷山最大的摩崖石刻“鏡臺”二字時,舒展出的何止是書法藝術的深厚功力,它讓你感受到的分明是大王與玉女愛情傳說的生動折射;當你面對曬布巖這座巨大的巖壁時,品讀著“壁立萬仞”這句題刻,你會頓然悟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內涵,體驗到一種博大的意境;當你把目光投向一曲水光石上的“大丈夫既南靖島夷,便當北平胡虜,黃冠布袍,再期游此”的題刻時,你就會被明朝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將軍誓死抗敵的英雄氣概和期望重游武夷山的眷戀之情所震撼和感奮,那英雄的面容仿佛就在你眼前鮮活著;當你把視線聚集在六曲響聲巖上朱熹題刻的“逝者如斯”四個大字時,你感觸到的不僅僅是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它分明向你昭示著一個先哲對人生和自然的一種深沉的思索……品讀著這一處處的摩崖石刻,你能不為武夷山有這樣豐厚的人文景觀感到自豪嗎?! 武夷讀石,這是認識武夷的一個全新的視角,讀出的不僅僅是氣勢和形態,更多的應是內涵和神韻。只有讀懂了巖峰奇石和摩崖石刻,你才能真正走進武夷心靈的深處…… |
